牛成為人類農業社會以后最重要的生產力。牛因干活勤勤懇懇、任功任怨、吃苦耐勞,深得人們喜歡。民間素有“牛郎與織女”的神話傳說,在流傳過程中故事情節變得曲折動人。與牛郎相依為命的那頭老黃牛,本是天上的大力神,因觸犯天規而被罰到凡間為牛。它擁有自己的神力,但它沒有投機取巧,而是勤勤懇懇、任勞任怨地每天和牛郎一直去耕作,直到織女被王母帶走的時候,才顯示出自己的神力。牛郎、織女的由來,是人類在農業生產勞動中,根據自身的生產生活經驗,男耕女織的模式對天上星象圖附會的產物。還有我們常提到的“俯首甘為孺子牛”精神,贊頌任勞任怨、默默奉獻的精神。“老黃牛”精神來比喻踏踏實實、勤奮工作、任勞任怨地為人民服務的人。“勤勤懇懇”既是牛辛勤耕作的精神,也是在當今我們極力提倡的中華民族精神。我們常把銳意進取、勇爭一流的人稱為“拓荒牛”,把不畏艱難者稱之為“初生牛犢不怕虎”等。牛是古人圖騰崇拜的主要對象之一,是神秘力量的化身和財富、權力的象征。人們賦予牛各種神奇的力量,取牛的器官與人的器官組合成人牛形象。如《山海經.北山經》中諸犍是牛耳人面神,此時的牛耳代表權力。不管是生有牛耳、牛身之神,還是狀如牛的神人,它們均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特異的功能,蘊含著豐富的意義。
廣場華爾街牛銅雕
中華民族牛文化賦予的各種象征意義的神話、風俗、典故廣為流傳,深受百姓喜愛,其中民間的“鞭春牛”風俗流傳甚廣,并由此產生出許多“春牛”民俗民化。據史書記載,自春秋戰國時起,凡立春前一日,全國各地都在城南門,以統一的制式用泥塑一具春牛,天子王公、平民百姓都必須來鞭打春牛,三鞭后衙役再把泥塑春牛打碎,人們爭搶春牛土塊,并放入田中,以祈莊稼避蟲害、得豐收。自古以來人們就愛牛、敬牛,我國有些民族還形成了傳統節日習俗。貴州遵義、仁懷、鎮寧一帶的仡佬族,每年農歷十月初一舉行“敬牛王菩薩”“祭牛王”活動,據說這天是牛的生日。壯、漢、布依、瑤、侗、土家、仫佬等民族的“牛王節”又稱“牛魂節”“牛王誕”或“開秧節”,時間不一,一般在農歷四月初八舉行,這一天更牛免除勞役,把牛放出欄,牽到河邊給牛洗刷身體,用篦子梳去牛虱,用茶油為其擦涂傷口,精心護理,使耕牛保持強健的體魄。有的地方還在堂屋供桌焚香并擺上酒肉瓜果,牽一頭老牛繞著供品行走,唱著春牛歌,酬謝牛的辛勞與功德。在貴族榕江、東江一帶的侗族中,每年夏天六月初六舉行“洗牛節”,人們把牛牽到河邊洗澡,祈禱耕牛平安健壯。苗族特別器重牛,認為“牛年”是最為吉祥的年頭。苗族服飾中的蠟染、刺繡品都蘊藏著豐富的牛文化。貴州西北一帶流行苗族搶牛尾來確定婚姻的風俗。在歷史發展長河中,我國很多少數民族都創造出別具一格的牛文化,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內容。